第一九三一章 先迎其入朝 (第2/2页)
此危急存亡之际,诸位爱卿认为,是战是和?”
众人或是讷讷不敢言,或是眼观鼻、鼻观口,一言不发。
司马昱会意,正想说什么,谢安终究还是抢先一步开口,打破了沉默:
“陛下,太后,大王,大司马已兵败,朝廷这年余收拢的兵马、钱粮,几乎都折在了两淮。因此现在再想要征调各家部曲、征发丁壮以及收拢钱粮,只怕都没有那么容易。”
有没有是一回事,给不给又是另一回事。
司马昱的手轻轻敲着桌子:
“那安石的意思,是谈了?”
叹了一口气,谢安说道:
“谈,又能够谈到什么?之前朝廷已经两次派人谈判,结果都不甚理想,当时的我们,诚然是不想谈,只是为了拖延一些时间罢了,而当时的杜仲渊,在多线用兵,也未曾想谈,亦然是漫天要价。
如今根据淝水一战的真实情况来看,杜仲渊这些年积攒的可用兵马钱粮都远在我们之上,且其后方能够支撑这么一场劳师远征的消耗而无大乱,说明杜仲渊的确已经稳定住了北方。
假以时日,荆州、巴蜀和河北等地也都会成为他的大后方,而我等以江左扬州一州之地撼动天下,何其难矣?”
这话里话外,似乎已经带着几分劝说投降的意思了,让司马昱不由得端坐,目光之中多了几分寒意。
但谢安话锋一转:
“既然打不过,而且也谈不动,索性直接顺势而为,杜仲渊不是号称要‘清君侧’、‘除奸佞’么?那就放他入朝吧。
朝廷在此时把姿态放的越低,他越是不好轻举妄动,否则高低都要被加上一个‘篡’字。
杜仲渊忙活这么久,不就是为了能够顺顺利利的从大晋这里接过来天命么?自然不会轻易放弃,会等下去,继续以所谓的朝廷忠臣的身份积攒名望、等待最合适的机会和更多的功勋。”
众人登时面面相觑,这个剧情其实在座的诸位还是比较熟悉的。
当年曹操代汉,就是一直把控朝政,到了曹丕才顺理成章的继承过来皇位;司马氏代曹魏更是把这个过程拖到了第三代人。
虽然这样导致曹操和司马懿的名声也并不怎么好,但是也就算是奸雄,毁誉参半。要是直接把皇帝掀翻了,只怕曹操的骂名会被王莽还要高上几倍,保不齐他的曹魏都和王莽的新朝一样不被承认是正统。
有这些先贤的例子摆在这里,说不定杜仲渊也没有这么着急呢?
只要还有时间,那么就还有机会,也是司马氏最后的希望,要知道当时汉献帝还搞出来衣带诏,差一点儿就真的掀桌子了呢。
谁又能说,衣带诏在司马氏这里不能成功?
江左这么多世家,终究还有食君之禄、忠君之事者,也有不甘于屈服于新政,想要起兵造反的,到时候都是可以团结拉拢的对象——司马氏上下还是有自知之明的,后者的数量定然会更多一些。
先迎其入朝,此死路也,再思后招,此死中求活也。谢安给出了自己的结论。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