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难以料算 (第1/2页)
现在的局面是,三方本就各怀心思,互相图谋,局中的谋士,都是天下最顶尖的聪明人,皆能大致算到对面算到了什么,于是都陷入了互相猜疑的困境。
这便是三方博弈的变数,相对于两方博弈,可能出现的变数,何止是多了数倍。
但三方的力量对比,也不是均衡的,在这点上江东便落入了下风。
一是他们打了败仗,可以选择的路本来就不多,他们现在只能自保,远不如曹军和袁熙方面能有进退几条路可以选。
最重要的是,因为孙权的眼光和决断,让江东从一开始就格局不如其他两方,孙权的目的只是尝试占据江淮,进而图谋天下,这就导致他手下的谋士在谋划的时候,只能在为数不多的范围内选择策略,比如这次攻打合肥,便是着眼于争夺寿春。
而曹操和袁熙的谋士就不同了,他们清楚知道自己主公是争霸天下的,所以他们的谋略早已经跳出荆州甚至江淮地区,所以在太战后形势发生变化时,很快就将目标转向了江东全境。
在这种优劣对比下,其实周瑜所做的,已经是在江东这个平台上所能做到的极致,但奈何上战场前算的再好,打不赢仗,一切都等于白搭。
而袁熙这方面之所以能辗转腾挪,在曹军和江东军的包夹下取得胜利,不仅仅在于其谋士武将勠力同心,还在于袁熙抓住了最关键的一个要素。
即对于江东的态度。
他不是做加法,而是做减法,开战之前,没人会想到他竟然选择不和江东联手,而是极其决绝地和江东翻脸。
陆逊沉默了一会,说道:「但未来的事情,也很难说。」
袁熙的举动,让江东误判形势,和曹操联手攻打寿春,这时候袁熙又让江东犯下了第二个错误,即放弃和威胁更大的曹操正面对战,而是全力和江东开战。
曹操水军和江东水军联手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,两边各怀鬼胎,以至于现在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互相防备上,反而给了袁熙方更大的利用空间。
诸葛亮笑道:「所以到现在为止,真正算得上被主公认可的盟友的,也只有一个,便是玄德公。」
诸葛亮收回思绪,心道算算时间,陆逊已经返回巢湖,甚至已经驰援寿春了。
那时诸葛亮和陆逊分析完形势后,陆逊叹道:「如果盟友靠不住,还要勉强联手,还不如形同陌路的好。」
但陆逊这话显然是欠缺些政治敏感的,因为作,谁都可以说,但作为刘备女婿的陆逊却不适合说,毕竟作为主公,谁也不希望属下在关键时刻成为敌人。
其实按道理说,陆逊从巢湖驰援寿春,如果遭遇曹军,肯定会是步战,这点上陆逊其实是不如诸葛亮的。
「两边各自谋划,互不干涉,这才是平等联手的典范吧。」
两人相视一笑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随着巢湖和合肥战场上一连串的用计和意外,江东崩溃之快,大出任何人的意料之外,只得提前退出棋局。
这一战虽然大部分都是袁熙手下谋士武将的功劳,但不得不说,袁熙这种选择一开始,就摒除了江东这种首鼠两端,背刺盟友的变数,反而让策略谋划的方向变得明朗起来。
诸葛亮虽然也这么想过,但他惊讶的是陆逊竟公开谈论此事,他也明白陆逊这是不怎么防备自己,才会说出这种话来,显然是把自己当做可以信任的人。
陆逊也是随即醒悟过来,感激的看了诸葛亮一眼,说道:「军师的话,逊明白了。」
想到这里,诸葛亮微笑道;「伯言这种疑惑,我们这些属下无权讨论,不如找个机会,和主公好好谈谈如何?」
诸葛亮正带着上百艘战船,在江面上急速行使,他不由想起前几天和陆逊说过的话来。
因为以江东是敌人为前提,制定策略的时候,反而比江东作为盟友时要容易,因为盟友背刺往往才是最狠,最难让人翻身的。
诸葛亮眉毛微微一抬,陆逊这意思很明显,这是说以刘备秉持的政略方向,将来未必不会和袁熙起冲突,甚至成为敌人。
而诸葛亮带领水军突袭吴郡,其水战能力,平心而论也逊着陆逊一筹,两人如此交换角色,其原因还是在于陆逊所在家族陆氏。
要是陆逊带兵突袭吴郡,江东家族有可能会群体针对陆氏,甚至会大开杀戒也未可知,所以陆逊是很为难的。
于是这个时候诸葛亮主动站出来结果了这个摊子,陆逊心里自然明白,所以他心里也很是感激,所以先前才会对诸葛亮说出这样的交心话来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